党建引领 聚力赋能 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党委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紧紧抓住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这个着力点,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聚焦“四个强化”,深入推动“强根铸魂”行动走深走实,不断为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强化政治建设,推动“三量”增效
集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制度机制,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贯彻敏尔书记、张工市长调研指导工作时的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市场经营与传统运营并重理念,制定“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市场经营部和开发部,召开誓师动员大会,加快提质增效。积极推动“4+28+N”TOD示范工程建设,先后盘活双林、大港等6宗地块,河西先达地块、河东津龙湾片区城市更新相继开工;佟楼TOD保租房正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积极开拓培育增量,深化铁路网、市域(郊)铁路网、城市轨道交通网、公交等“一网多模”体系建设;加快研究推进大型居住区、产业组团新建中低运量轨道交通、既有地铁线路延伸项目;深入探索智慧数“轨”新交通模式,延伸轨道交通线路服务,织密轨道交通网络;9号线信号系统升级改造正式动工,改造后将实现津滨双城30分钟快速通达,高峰时段运力提升40%。推广应用光伏发电绿色能源,总规模已达11.43兆瓦,其中大毕庄车辆段项目将成为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单体规模和发电量最大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到2025年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预计可达51.04兆瓦,总规模及发电总量将跻身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首位;积极构建特色楼宇经济新生态,国际航运大厦引入航运物流企业44家,荣膺“全国特色楼宇30强”;“天津国际青少年交流中心5G+智慧旅游试点项目”成为天津唯一入选2023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落实“四同步、四对接”要求,全面排查梳理党组织设置不科学等问题,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持续开展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列出负面清单,编写《基层党建实务答疑集》。深化推动基层党组织“五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党建活动阵地”示范化建设等六个建设,提升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着眼推动“十项行动”落实和年度重点工作,打造36个党员先锋示范岗、党员模范责任区和党员攻坚克难突击队。持续加强“一公司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建设,3个党建优秀成果分别荣获2023年度全国企业党建优秀品牌、优秀案例、优秀课题成果。轨道交通建设党员攻坚克难突击队研究总结“顶管浅覆土”“弃壳”等施工技术,成功运用于地铁2号线靖江路站B口施工作业,率先实现天津首例顶管浅覆土弃壳接收,实现全过程对既有线路零影响。面对防洪防汛严峻形势,集团党委闻“汛”而动,成立90支党员突击队,划定115个党员责任区,组织5000余人次,投身防洪防汛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国企担当。近日,以“金指挥”党员先锋示范岗为核心的团队在第十四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取得团体第二名,崔贺同志斩获个人赛第一名。
第十四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职业技能大赛 全国总决赛个人赛第一名 崔贺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党建联建共建为抓手,促进党建业务有效融合,将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印发《关于开展党建联建共建的指导意见》,各级党组织不断扩大党建“朋友圈”,与市相关委办局、轨道交通产业链单位,以及参建单位等开展共建活动260余次。拓宽“融合式”党建品牌载体,组织与4家SPV公司成立了轨道交通建设党建联盟,定期召开推动会议,打破壁垒界限,推动党建资源共享、业务难题共解、社会责任共担、和谐稳定共促、城市文明共创、发展互利共赢,真正实现党建与发展共赢,打造“红色引擎”。发挥“链主”作用,组织6家地铁运营单位共同签署了《天津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党建共建公约》,凝聚工作合力,提升服务市民出行的水平,强化“大轨道交通”意识,构建“一盘棋”格局。持续开展“六进三送”活动,走进地铁站周边单位联建共建,普及地铁乘车知识,从乘客意见的角度优化服务,提升客流。先后与城建大学、交通职业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强化人才培养,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与消防、公安等单位开展平安共建演练,增强应急救援的实战能力和应对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共同维护地铁站内外良好的治安秩序。与福彩中心开展商业类共建活动,在全线网点位投放福利彩票机,推动轨道交通衍生资源经营与服务市民生活有机结合,促进地铁由出行方式向生活模式转变,打造市民“高品质地铁生活圈”。
集团党委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基本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强化为民服务意识。聚焦落实“十项行动”和加快推进“三量”工作,两级领导班子深入到建设、运营、资源开发的基层一线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48篇,并及时转化为有效措施,加快推动工程建设、全力提升高品质服务、创新集团投融资模式。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矛盾集中、问题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地方主动“问访”,及时了解市民乘客诉求、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持续深化落实“民呼我为、擦亮窗口”工作方案,不断加厚“为民服务”项目清单,来件和热线工单均已全部办结完成,每万人次乘客咨询投诉率较去年同期相比由0.7下降至0.4,乘客满意度持续提升。牢记轨道交通“民心”属性,精准对接社会发展所需和群众所盼,加快推进津静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工程建设,目前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完成,区间桥梁下部结构完成100%,上部结构完成99%,正在全力推进铺轨和设备安装工作;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东江道站-车辆段)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年底开通运营,届时运营里程将突破300公里;计划增设既有运营线路21个出入口,已开通17个,满足了周边45万群众乘车、购物、就医等需求,其余4个年内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同时,及时恢复项目周边绿化和道路环境,完成20个点位退路、9个点位还绿,累计还路于交通10.72万㎡,恢复绿化3.55万㎡。在地铁站内新增200处大众连锁品店、特色小店及自助售卖柜机便民服务点位,在地铁站边角地块建设完成10座智慧便民停车场,提供车位1100个,提升市民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