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思考(二)
深入天津钢管集团实践总结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处 孙志成
今年,市国资委为了年轻公务员能加快成长、提高工作水平、丰富工作阅历、弥补一线工作经验的不足,组织部分年轻公务员深入监管企业实践锻炼。我很荣幸能成为首批成员,到天津钢管集团公司锻炼。现在实践工作即将结束,为了深化个人对这次实践的认识,沉淀自己在这半年的收获和感想,我将这次实践工作做一个总结,请领导同事批评指教。
一、走进企业一线,丰富工作经历
委里特别重视这次活动,进入企业之前,专题召开了座谈会,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人事处和预算处的负责同志亲自把我们送进企业。集团党委组织部十分重视这次实践工作,提前制定了科学的实践计划,安排了参加实践人员的生活和工作,还特别委派张亮同志全程负责我的本次实践,打消了我来企业之前的顾虑,让我对这半年的企业生活充满希望和期待。
根据集团组织部制定的实践计划,本次实践共分生产实习和专业实习两个阶段。
(一)深入生产车间,学习生产知识
大型生产企业无论是生产工艺的统筹安排,还是科技研发,都完整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重点突出了“科技”和“规模”。根据实践计划,我分别参加制铁公司、炼钢公司、轧管和管加工车间的工作。这四个生产车间是本集团主营业务既石油套管的基本生产单位,参加实践的顺序也是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安排的。
在制铁公司主要的实践内容是了解炼铁高炉的生产流程和原料的构成;在炼钢公司主要了解石油套管原料钢材的加工过程和不同型号套管原料构成的差异;在轧管车间主要了解轧机工作原理和管线切割流程;在管加工车间主要了解套管最后成型的加工流程。我也有幸走进各个生产流水线,在老工人师傅的指导下,参观和了解各个生产环节的原理和作用,走进微机控制室具体了解现代科技下的生产是如何实现的,我也曾和技术人员拿着游标卡尺测量管件尺寸,充分体会到了即使长达几十米、重达好几吨的钢管也不能有分毫差错。在这里我看到了“大无缝”作为全行业领军企业的严谨风范,体会到了“大无缝”作为全世界大型钢铁企业的引领作用。
(二)融入集团管理部门,增长专业能力
我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财务专业,也曾在高校会计教研室承担专业教学和科研任务,通过这几个月的实际操作,认识到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存在着差距,缺乏对工业企业整个财务系统的操作能力,比起钢管公司的财务前辈,自己还属于一个小学生。
1、了解会计核算流程,认识工业企业财务体系。
我按照企业产成品的物流流程,分别回到制铁、炼钢、轧管、管加工四个基础核算单元,收集物料耗用、生产用量、统计口径、产品流转、人工成本、数据归集、报废损失等几个方面的核算方式方法。在财务部负责同志的指导下,研究车间成本的统计和归集,学习日常成本的核算与报送,了解月度年度成本报表的编制与报送。这些操作方法是高校课堂课本和机关处室里看不见的,自己能有机会亲手完成这些工作,理清简练帐表后的复杂统计过程,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2、学习钢管集团企业成本核算,夯实个人专业理论基础。
在完成生产车间数据统计的任务后,我来到了制造公司。制造公司是钢管公司一个主营业务生产管理调度平台,它有别于普通的子企业,主要功能是安排集团主业生产管理和财务核算,而核算的核心是成本的结转。制造公司是钢管集团在生产管理和财务管理上的一个特有模式,它剔除了普通子企业的繁文缛节,突出了调度主业生产、完成主业成本核算这个核心,让整个集团的主业生产和管理变得高效有序,显示了大集团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模式。所有生产单元的成本数据,按期以统一口径的报表报送制造公司。由制造公司提前设计核算表格,这个表格将复杂的成本构成进行分类和细化,以时间为统计单元,以计划领用为统计依据,按月归集到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根据年度计划和实际价格进行成本差异的结转,既考虑到了生产实际中的进度节奏,又融合了实际进料价格,将成本差异保持在最合理范围。
3、学习集团报表编制,研究企业利润构成
在进入企业之前,传胜处长就布置了一个任务,希望我能利用这次企业实践的机会,深入分析和研究一下工业企业、特别是冶金企业利润构成情况,我在完成计划任务外,把这个要求作为本次实践的专业目标,进行学习和分析。集团财务部门按照会计功能分别设计岗位,有专门人员负责报表编制,集团按照新准则编制母公司和集团合并财务报告。由子公司编报本层级的合并财务报告,层层合并,按时间节点报送集团财务部门,集团在这个基础上,将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编制全级次合并财务报告。
在实习的时候,我就和工人师傅,车间工程师请教车间在生产时的成本耗用,向财务前辈请教日常成本核算中的计划与差异的问题,借阅历年成本结转资料,请他们讲解在实际中成本控制的问题,详细分析利润的构成,分析本集团单位产品的利润构成,分析整个行业的盈利情况。
二、个人的体会和认识
来国资委工作已经四年,“国资”两个字不知看了多少遍,写了多少遍。但是,当我随着老师傅走在长达几百米的钢管加工线上时,当我登上热火朝天的制铁高炉时,当我看到全自动炼钢系统时,我感到一种震撼,深深的体会到“国有企业是共和国长子”这句话。国有企业是我市经济的拉动力量,是我市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角色,而天津钢管集团又是国有企业中的领头羊,他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无论他的规模、科技研发、效益水平,还是社会责任,都充分的体现了“共和国长子”的坚定作用。
在财务各级部门的工作中,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整个集团规模大,细化深,每一个环节都有自身的操作规程,而从一吨煤炭、一吨铁粉到一吨钢、一吨套管的核算过程更是漫长且细致的。整套财务系统和会计核算机制要保证设计科学,流转有序,统计准确。在这半年中,财务同事的精神和态度,令我由衷敬佩。他们认真执行每一个或大或小的工作程序,精准的填列每一个数据,工作结果总是核对了再核对,保证了核算结果的准确无误,为财务报表的编制和集团生产运行分析提供了详实而有效的依据。
正是这种长年累月、孜孜不倦的工作,使得整个财务系统得以良好的运转,更好的为管理和生产提供信息支持,前辈们这种优秀的精神,是我这次实践最重要的收获。
三、对公务员走进企业实践工作的一点建议
一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轻同事,走进大企业大集团,充分感受“国资”两个字的背后分量和责任;二是尽量多走一些车间和部门,多看看,多学习。在这里能学到高校、机关学不到的东西;三是建议以后来企业实践的同事,要给自己提前制定一个计划,拟定几个课题,这样可以增加实践的目的性,也会有更客观的收获。
市国资委组织这次年轻公务员进企业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经历,锻炼了我们的品行,拓宽了我们的眼界,是培养青年公务员的一件大好事、大实事。由衷的感谢钢管集团党委组织部的刘部长和张亮同志,是你们热情的接待和周密的安排,为我这次实践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张亮同志悉心的照顾和认真的安排,让我非常顺利的完成了实践。特别感谢各个车间、部门的领导和同事,是你们诲人不倦的指导和真诚的培养,让我这次实践有了满意的收获,再次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我会发扬从企业学习到的知识和精神,努力工作,为天津国资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