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从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等方面提出13项具体举措。其中包括增强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支撑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分析决策。

图片来源: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建设并持续升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一张图”系统)是实现上下联通、业务协同、数据共享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不可或缺的一环。天津海河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规划总院)作为高端城市智库,提供规划设计咨询与信息化建设全过程技术支撑服务。自2020年开始,天津规划总院承担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下简称:市规划资源局)“一张图”系统建设工作以来,坚持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建立健全系统运行机制,加强信息交互与协同,辅助各级规划管理部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全周期管理,推动国土空间治理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提升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
天津市“一张图”系统一期建设于2020年底完成,二期建设工作于2022年底完成,2023年、2024年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业务持续开展规划成果数据和相应功能完善,保证平台高效服务管理工作。系统采用市、区两级统建的方式,覆盖天津市市局业务处室、16区分局、14个直属单位。同时,有关数据与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大数据中心实现了数据共享,服务于天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和管理。
天津规划总院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落实“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要求,通过实现智汇、智绘、智管、智治,助力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监督、规划实施等各种应用场景,赋能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统筹各阶段三线成果及各类专项规划,贯通多维数据,实现多跨协同,充分发挥国土空间数据的“底图”和“底线”作用,统筹均衡配置各类空间资源,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利用信息化技术协同辅助规划成果审查与管理,提供规划成果自动化辅助审查,辅助市规划资源局在管理工作中规范规划成果数据质量、提高审查精准性和效率、对规划成果进行全阶段管理,实现规划成果在线汇交、云上质检、全程留痕。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叠加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对管控边界进行周期动态监测分析,落实规划实施监督。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主要要素变化以及经济发展、城乡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指标进行长期监测,助力城市体检工作。
结合我市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天津规划总院在“一张图”系统基础上,辅助市规划资源局将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区三线”数字成果融入“互联网 + 政务云”共享模式,完成了“智慧选址、三线查询”平台搭建。目前该平台上线近2年,服务企业会员总数近200家。通过该平台拓展了我市三区三线规划成果的数字化应用,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便捷的信息通道与数据分析,助力企业在津投资发展,提升国土空间规划面向政府、行业和社会服务能力。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成果的报批,为了更好地满足规划实施监督管理的需要,未来“一张图”系统将进行不断的优化提升。下一步,天津规划总院将基于已有工作基础,针对支撑系统可持续运行的理论体系、技术工具、数据治理、指标体系、算法支撑等内容,面向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探索未来规划“一张图”系统的优化方向,为建设“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土空间智慧治理体系提供决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