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床老厂区焕新重生|内涵式发展 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文章来源: 天津国资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07-17 10:59
加快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推进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天津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累计开展41个城市更新项目,为闲置载体注入新动能。1956年,我国首批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正式下线,车辆方向盘下转向柱等圆形零部件,有的就是由天津第一机床总厂研发的车床加工而成。1958年,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装配完成;1959年,大庆油田开发。这些重大历史时刻,也有天津一机床的参与。在1964年发行的第三版“两元”人民币上,还印有同款车床。也是这一年,陈恭樊从河北工业大学毕业,来到天津担任机械工程师,一干就是38年。1954年,我国启动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其中就包括“设计生产机床”。天津一机床,作为新中国机床行业的“十八罗汉”之一,开始自主攻关。几千张图纸、几万种参数,用两年时间研制出我国首台全齿轮传动车床,为了测试机器在特殊情况下的稳定性,越是寒冬酷暑、狂风暴雨,越要把机器拉到室外,人也要在旁边同步监测。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等产业快速发展,对机床精密度要求更高。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天津不断优化城市布局。2016年,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并购一机床,搬入西青区的现代厂房。河东区这处老厂区,则闲置了下来。一机床老厂区附近住的,不少都是李春生这样的老员工和家属,希望这处记录时代的工业遗存和红砖绿树,能伴随着城市更新重新焕发生机。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天津扎实开展“三新”“三量”工作,推进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创新城市更新和存量盘活体制机制,成立专班推进,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分类指导、统分结合、精准施策。包括一机床老厂区在内,40多个项目列入城市更新行动中,一机床被国企泰达集团接手。建筑师滑际珂成为方案牵头人,锈迹斑斑的厂房,让他眼前一亮。可要保留历史建筑,还得算一本经济账。就拿这木头窗户说,拆掉新装只要600元,而原貌修复则需要2000元。产业导入、遗存保护、民生需求,如何平衡?团队科学测算,对老建筑修旧如旧,引入文创空间、咖啡馆等新业态,聚拢商机。不少居民也提出,周边缺少休闲场地。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天津在城市更新中,充分调研群众需求,设计调整改造方案。根据周边居民的需要,项目团队也专门拿出一块绿地,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建设开放式公园。遇到老厂房占地与公园绿化率“冲突”时,天津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难题、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经过科学调研论证,一年来,相继出台20项新政策,其中就包括允许城市更新项目中,多块地统筹考虑绿化面积。让老厂房能留下来,公园也能建起来。人气旺了,一机床片区也新建起住宅楼,用来平衡前期的投入。在深入推进“三新”“三量”工作中,天津围绕商务楼宇、小洋楼、老旧厂房、零散地块等不同类型进行盘活更新,一机床老厂区得到焕新重生,改造经验也入选国家《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第一批典型案例》。目前,天津累计推进41个城市更新项目,棉纺三厂变成创意街区、中式家祠化身咖啡馆、老煤矿办公楼变身金融服务中心,城市更新的地图,正在演变成新的城市热力图。津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