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是新时代的丝绸之路,它通过数据来连接,而不是跨过山谷与沙漠。”这是7月10日在市国资委主办的“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 国资国企数字化技术应用推介会”上,埃及前国家行政发展部长、前苏伊士运河经济区主席艾哈迈德·达维史博士在致辞中的精彩比喻。
这场借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在津召开之际举办的推介会吸引了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参会企业嘉宾、高校专家学者、中央企业代表、头部民企代表、市属国企代表等近260人参与。
天津港智慧集装箱码头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全天候自由穿梭,渤化集团实现对化工产品生成过程、可燃有毒气体在线监测的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能源集团实现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部署的智算服务平台……牢牢吸引了与会嘉宾的视线。推介会上,泰达股份、城投集团、水务集团、海河设计集团、津投资本等8家天津国企介绍了各自应用数字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经验与体会,央企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也介绍了其历经13年精进与创新而打造的具有鲜明建筑行业特色的供应链数字化产品体系。
来自中电数据公司、京东科技、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天津大学智算学部的嘉宾还围绕产业技术应用数实整合、数字技术创新、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议题展开了一场圆桌对话,推动央企、民企以及我市国企在构建上合数字生态圈、谋求数字经济合作上互联互通、互信互融。对于构建上合数字生态圈,出席推介会的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智毅表示,天津愿意与各方在强化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协同攻关、健全数字经济治理协同机制、拓展数字惠民领域务实合作等方面共同把握发展机遇,推动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持续深化。
我市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在持续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开展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今年一季度,天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收1329亿元,同比增长12.2%;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4%。
“天津国资国企在石化、装备、纺织、轻工、交通、商贸等产业领域加快数字化技术应用,以‘AI+’推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企业梯度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供应链网络,打造了一批数智化场景,涌现出一系列优秀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典型案例。”市国资委一级巡视员王志勇介绍。他表示,此次推介会的举办不仅是一次天津国资国企数字技术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信心的传递,它让世界看到天津是一座拥抱数字时代的开放之城,看到天津国资国企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担当与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