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专栏回顾>党史学习教育> 详细内容
市国资委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简报(第二十九期)
文章来源: 市国资委党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简报组 发布时间:2021-07-14 08:34

用心学党史 用情办实事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厚植人民情怀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在市国资委党委的正确引领下,市国资系统各单位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破解难题的能力,一次次设身处地、一次次身体力行,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为“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写下实干、担当的注脚。

公交集团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初心

公交集团牢牢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目标要求,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将为群众办实事、服务市民出行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尺,在学用结合、以学促干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营造氛围,突出“学”字,厚植为民服务情怀。行动之要,思想先行,深刻领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精髓要义。一是强化党建引领,营造学史氛围。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学在前做在前,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三个重要历史阶段,开展党史专题学习研讨,领悟初心如磐,牢记使命在肩。领导班子“下基层上讲台”,带头学率先学,开展专题宣讲,当好党史学习教育“排头兵”,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入脑走心。二是丰富宣传载体,推动融会贯通。推动宣讲走进车厢、走进车间、走进班组、走进课堂,为党员学习党史理论知识“充电加油”,为职工全面深入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加餐补钙”,不断把学习和思考引向深入,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服务市民出行的各方面、全过程。丰富城市流动宣传载体,精心选取途经城市主干道路、旅游景区、交通枢纽的骨干线路,打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车”30部,日均行驶里程累计超过6000公里,营造津城庄严热烈、喜庆浓厚的迎庆氛围。

丰富载体,突出“新”字,点亮为民服务初心。以生动故事砥砺品格,用伟大精神鼓舞斗志。一是着眼沉浸参与,丰富呈现形式。充分利用线上媒介,在企业微信公众号开通“党史学习教育”专栏,陆续上线“微考堂”“微党课”“午间观影”等,让红色精神真正入脑入心。充分利用身边“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打卡”红色教育基地,体验红色旅游项目,开展参观红色场馆、祭奠革命英烈等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职工感受历史的厚度、感悟真理的味道。二是展示典型风采,提升学习效果。与北京公交、石家庄公交联合成立“京津冀公交劳模先进宣讲团”,三地公交愈千名干部职工通过多场宣讲会,现场聆听劳动模范多年如一日“想乘客之所想、急乘客之所急”的感人事迹,通过劳模先进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为民服务的工作热情。开展党员“政治生日”主题党日活动,在重温入党誓词、分享成长经历过程中,锤炼党性修养。组织基层党支部联谊共建,通过互访互学、共同聆听红色家书等方式抒发爱国情怀,探索新时代为民服务新招法。组织开展党史专题知识竞赛,将百年党史作为“营养剂”和“动力源”,引导党员职工在学史知史中赓续伟大精神,致力于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中。

聚焦民生,突出“实”字,办好为民服务实事。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百姓心为心,切实躬身践行。一是优化公交线网,助力国展开幕。多次深入津南区实地调研,优化梳理改造30余条线路,认真核查基础运营设施和配套服务,在保障公交安全运营、提高公共交通能力、方便观展群众日常出行、提升天津城市对外形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二是优化发车时间,解决出行难题。逐一落实12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化市民乘客出行“问题清单”为“任务清单”,通过召开乘客代表座谈会、走进社区村镇听取市民建议等方式,广泛收集民声民意,开通优化13条公交线路发车时间,有效解决相关区域内市民出行问题,将公交线网“最后一公里”延伸到市民最需要的站点,把党的温暖延伸到百姓心中。

挖潜增效,突出“创”字,寻求为民服务发展。紧扣需求为民办实事,着力增福祉、暖人心。一是落实创效降耗,内挖发展动能。打破传统经营模式,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拓展定制公交业务,推出“小精卫”定制公交游览专线满足乘客观光需求,推出定制公交服务方便百姓多样化出行,提供社区居民接种疫苗包车服务,助力疫苗接种“加速度”。将提升新能源车辆自主维修能力作为降本增效“突破口”,相继揭牌启用两家服务站,为提升新能源公交车辆维修技术水平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二是开展内部激励,创新服务模式。制定内部激励方案,将传统包车业务转变为集“吃、住、行、游”于一体的全流程服务模式,推出“百年芳华 新时代再出发—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溯源之旅”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共计发出300余车次,安全运送万人接受红色教育。积极与企业、社区对接,开通点对点、门对门接种疫苗定制公交服务,顺利运送津城万人往返疫苗接种点,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最终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上、干事创业本领的提升上。

水务集团多点发力,打造人民满意供水企业

水务集团牢牢把握保供水安全主责首责,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群众需求,多措并举、多点发力,着力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亲力开展走访调研。认真制定“解决问题清单”和“群众诉求清单”,明确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对营销单位的包片负责制,确保“两清单”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深入街区开展走访调研,围绕原水输配、低压片治理、旧管网改造、二供设施改造等方面的民生实事,查找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建立销号管理台账,明确责任,逐一推进解决,用“钉钉子”精神全力抓好各项问题解决落实。针对武清地区水压低问题,对沿线管网逐一进行排查、测压、闸门检查,“把脉问诊”用水难题,因地制宜将用户供水水源切换到区域内二次供水设施,有效解决用户用水之忧。

倾力解决难点焦点。针对南开区君瑞家园二次供水改造、翰园北里平房总表内部管道老化的急难项目,综合衡量占地面积、最短工期、后期维护、运行管理等因素,制定最优方案,有序推进维修工程,用心编织供水安全网,为附近居民安全、优质用水筑起钢铁长城。围绕外管网安全对于辖区企业生产用水需求影响问题,开展详细论证,大胆提出双水源应急措施,大幅降低企业用水安全风险,为企业稳定生产保驾护航。

真心提供志愿服务。紧密依托二次供水抢修、供水管网抢修、供水志愿服务3支“突击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零距离为居民讲解水表使用、缴费、维修等相关知识,现场解答用水问题,排查用水安全隐患,切实将供水便民服务延伸到用户家门口。凝聚党建合力开展支部共建,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社区举办水质知识讲座,向群众汇报水质工作成效、普及用水常识,面对面解答用水、饮水、节水难题,引导居民提升饮水卫生意识,共享健康生活。

耐心做好“开门”服务。将窗口建设视为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优化“获得用水”营商环境改革举措,严格落实为用户自来水接入提供承诺制报装申请“五零”便民服务,将党和政府的爱民之情、惠民之政、利民之举送到百姓身边。关注特殊群体需求,优化“老弱病残孕”窗口服务流程,开设“爱心专座”,配备饮水机、老花镜、医药应急箱等便民服务设施,优先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用户提供服务,真正将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设置“企业客户服务专员”,主动出击,了解用户诉求,针对管辖区域重点、焦点企业建立沟通机制,开辟“绿色通道”,定期上门服务,以真心换真情,打造良好社会形象。聘请“供水社会监督员”,监督供水服务质量,协助收集用户意见,主动宣传、解释供水建设和服务的基本情况、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等,配合协调、化解供用水矛盾,推动供水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城建集团学史力行办实事,志愿服务守初心

城建集团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把学党史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以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彰显国企干部职工硬核担当。

感悟党史光辉,传递雷锋精神。学习雷锋见行动,学习党史见成效。在地铁6号线鞍山西道站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定期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服务活动,引导党员群众弘扬优良传统,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开展“助力志愿之城 献礼建党百年”主题活动,协助地铁工作人员进行疫情防控,引导乘客有序进出站,用行动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在实践中绽放文明之花。

宣传垃圾分类,厉行勤俭节约。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环境,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认真落实《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办公区域开展“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宣传活动,着力提升职工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推动“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走进社区讲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宣传,倡导树立低碳环保理念,引导群众增强参与垃圾分类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清理环境卫生,改善办公环境。良好的环境是健康的保障。各志愿服务队积极行动、持续发力,定期开展“文明实践助力环境整治”志愿活动,清理办公区杂物,清扫周边环境卫生,对办公区域进行集中消杀,营造良好办公环境,展现积极工作状态。与环卫工人共同对办公场所园区内绿化带及公共设施进行大扫除,为环卫工人送去防疫物资,积极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理念,持续巩固疫情防控工作成果,用心守护企业职工身心健康。

开展联建共建,为群众办实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定期组织基层志愿者服务队前往社区开展“项目社区心连心 共建美好新天津”等联建共建活动,向居民代表介绍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安全常识、文明宣传等相关内容,化解矛盾纠纷、增进双方理解与支持,持续激发共建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让群众在生活理念不断向好、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收获更多满足感、幸福感、获得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