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以下简称:轨道交通集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深入推动中心工作、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结合起来,用心用情用力写好天津轨道交通的“民生答卷”。
精研智能化低碳化出行需求,便捷乘客
轨道交通集团制订《天津智慧城轨顶层设计及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打造6个智慧示范车站,6号线二期渌水道站将实现智慧安检、客流监测与预警、应急事件联动、站内光感智能调节等18项功能,缩减乘客进站安检时间,灯光照明根据高峰平峰自动调节,站内温度湿度更加适宜;4号线南段金街站将实现购票支付更加便捷,智能客服中心查询信息更方便,等车时可以直观预知车厢温度和拥挤程度。
与此同时,为保障高峰时段乘客出行,轨道交通集团自今年4月起高峰时段最小行车间隔缩短至3.5分钟,地铁9号线开通首末班直达车,进一步方便了乘客的高峰期出行,“津城”“滨城”进一步快速通达;为方便乘客“京津通达”,推动实现“天津地铁”“北京亿通行”两地铁APP兼容互用,下一步将陆续与广州、上海、石家庄实现“一码通行”;为构建一体化城市交通,实现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联程优惠,共同向实现“双碳”目标迈进,得到广大乘客纷纷点赞。
制定疫险情全人群服务方案,守护乘客
针对今年汛情的严峻形势,轨道交通集团坚持“人民至上、安全至上”全面提升应对等级,完善预案健全工作机制,明确了“降、限、关、停”标准,一旦出现重大汛情将果断采取应对措施,增配车站雨具方便乘客,地铁全线网配备了3000余把爱心伞、近十万个伞套供乘客借用,建立71支、共2914人的防汛抢险救援队伍,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针对老年人、障碍人士等特殊乘客群体,相继推出“一站式”服务、“老年人自助购票专区”“电话预约”等贴心服务;针对中小学开学季,设立学生优先通道,严格落实两码联查、信息登记,规范佩戴口罩提示,开设“一堂地铁课”,推出新学期“出行锦囊”,为学生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针对乘客旅游需求,与滨海国际机场通力合作,以乘客视角审视提升导引系统,显著位置张贴地铁线网图和APP二维码和机场换乘二维码,方便乘客换乘。编印《地铁生活圈》主题图册“乘地铁游天津·博物馆篇”“乐享津城·夜市篇”,标注地铁周边40家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和优质餐饮娱乐休闲打卡地,为市民乐享生活提供引导。
加速“京津冀”一体化建设进程,广惠乘客
8月24日,天津首条全自动运行线路——6号线二期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将于年底前开通初期运营,成为全国建设速度最快的全自动运行的地铁线路,有效缓解海河教育园师生和津南区咸水沽镇、双港新家园等居民出行难题,促进津南区和中心城区的协同发展。8月25日,天津地铁4号线南段工程正式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将于年底前开通初期运营,进一步促进津城中央活力区、津滨大道商圈等区域提升发展,改善海河两岸交通联系,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到,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全市运营里程达到550公里以上,基本形成京津雄半小时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2小时交通圈。会同武清区、宁河区加快推进市郊铁路通武廊、宁河线项目线路方案、投融资模式等前期工作研究。8月16日,轨道交通集团所属铁投集团参与投资的京滨铁路,作为“京津第三条高铁通道”,实现北辰特大桥三跨引滦明渠连续梁中跨顺利合龙,为京滨铁路宝坻至北辰段2022年建成通车打通重要节点。8月18日,铁投集团参与投资的南港港铁物流专用线正式开通,全力冲刺11月正式通车运营的目标,为打赢“公转铁”蓝天保卫战、打通港区铁运“最后一公里”贡献轨道交通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