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专栏回顾>党史学习教育> 详细内容
市国资委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简报(第八十九期)
文章来源: 市国资委党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简报组 发布时间:2021-12-10 08:57

聚焦群众关切  答好民生考卷

市国资系统立足实际做好民生服务保障

市国资系统各级党委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发力点,注重从百年辉煌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立足国资国企实际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努力在学史力行中找准“人民”坐标、彰显国企担当。

常怀爱民之心,在保障民生供应上当主力。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始终把“民生小事”当作“头等大事”,在水、气、热、食等供应保障中用真心实意、真抓实干造福百姓。一是民生工程“爱心”汇聚。能源集团启动“冬病夏治、旧病新治”专项行动,全面排查供热堵点,“一点一策”完成老旧管网改造10余公里、设备检修3000余项、入户服务1000余户,真正做到“温暖万家”。水务集团加快推进“原水”“供水”两网建设,有效解决14个片区供水低压和155项百姓反映用水痛点问题,守稳守好城市供水生命线。二是科技赋能“暖心”服务。水务集团依托“智慧水务”优化线上线下便民缴费,推出“三办”“两零”“一探索”服务措施,开发智能水表用水监测预警系统守护独居老年人,满足群众用水多样化需求。能源集团打造智能平台,做实全部服务“一次不用跑”举措,推行燃气“私人订制”和供热管家模式,精简业务办理要件36项,不断提升群众满意“成色度”。三是食品供应“良心”守护。食品集团把构建追溯信息化体系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从基地到餐桌”全程跟踪,利用“便利店+OTO”运营模式实现“两公里内一小时送达”,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全力做好粮油肉蛋糖奶等重要民生物资储备管理和应急供应,以强烈为民情怀当好百姓放心“菜篮子”“米袋子”。

常思利民之策,在服务交通出行上打头阵。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聚焦交通强国、交通利民,积极编织“人民满意”的城市交通出行网,把满足群众对美好出行的向往落到实处。一是出行保障“有广度”。以“津滨”快速通达、京津雄半小时通勤、京津冀主要城市1-2小时交通圈为目标,开启轨道交通Z4线建设“加速度”,全面推动7个地铁在建项目,探索京津冀乘车“一码通行”模式,促进公交、地铁和机场无缝换乘,蓄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大力投运新能源公交车,开延调公交线路47条,着力化解市民出行“最初、最后一公里”难题。二是便民服务“有温度”。轨道交通集团通过客流分析预测系统科学匹配线网运力,高峰时段最小行车间隔缩短至3.5分钟,让乘客少走“冤枉路”。城投集团依托高速“司乘之家”免费提供休息场所和生活用品,用心打造“温暖路”。叫响“红铆钉”“蓝鸽岗”等志愿服务品牌,推出“暖行连廊”“老年人服务岗”“一站式乘车”等项目,照亮市民“回家路”。三是安全防范“有力度”。城投集团建立高速协同指挥智能调度平台,通过“大数据+云统筹”技术构建“1+N”集约化养护模式,以科技引领精准治超,大幅提升高速通行安全指数。公交集团开展“公交拍客有奖征集活动”,鼓励全社会全方位监督,促进安全隐患消除,大力营造平安放心的出行环境。

常尽为民之责,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作表率。聚焦百姓美好生活需求,全力打造幸福宜居“生活圈”,为解决“新时代”下“不平衡不充分”矛盾贡献力量。一是优化生活环境。泰达控股扎实推进泰达热能煤改燃等节能减排项目,年节约标煤约7000吨,构建以垃圾焚烧为龙头的环保处理生态链,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天津港集团加速推进“双碳”行动,大幅扩能风机和光伏发电系统,33个泊位设置污染物零排放的岸电方式,以创新赋能打造全球首个“零碳码头”,提升市民蓝天白云获得感。二是改善生活条件。城投集团以“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为宗旨,启动城市更新及区域开发工作,有序推进海河柳林区域综合开发、海河商业文旅经济带等22项重大民生项目建设,提级焕新津湾广场商业生态助力打造国际消费城市,盘活83块零散地块资源实施“停车场+”等“城市织补”项目,促进城市生态修复、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使城市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三是提升生活品质。旅游集团深耕养老产业,开创康宁津园养老新模式,填补天津社会力量兴办大型养老社区的空白,为全市老年人送去福音;深挖海河文化旅游内涵,统筹集团酒店资源,推出“全域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擦亮“近代中国看天津”“工业研学”等品牌,做强“宅旅游”新业态,丰富疫情期间市民旅游体验,努力实现国有企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初心理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