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详细内容
对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049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文章来源: 天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5-12 17:59

王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盘“存”求“增”发挥国资国企主力军作用  推动“三新”“三量”取得更大实效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市国资委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三新”“三量”工作部署,把盘活存量与做优增量、提升质量同步谋划、一体推进,打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取得积极成效。

一、凝聚思想共识,形成攻坚克难盘活存量资产的整体合力

一是“资”“企”合力抓落实。出台实施国资系统“三量”工作方案,以集团为单位,组织企业摸清资产底数、“一企一策”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盘活存量的三年任务目标、重点项目和落实措施,做到认识再深化、行动再统一、压茬再推进。将资产盘活作为“一把手工程”,把盘活成效与企业领导人员年度考核挂钩。聚焦国资国企重点盘活项目,建立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充分利用市级盘活工作机制和国资委包联机制帮助企业解决盘活存量遇到的问题难题。利用国资系统咨询设计和产权交易等企业资源,分别打造盘活存量“服务工具箱”和招商盘活系统,借助专业力量延长服务链条、提升服务能级。

二是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强化推动保障。印发《关于推进监管企业盘活存量资产的指导意见》,支持企业“算大账、算总账”,市场化盘活存量资产。修订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属国有企业房产土地出租工作的若干规定》,指导监管企业进一步加强土地房产出租管理,激发盘活资产积极性。编印典型案例手册,与市发改委、市规划资源局组织盘活存量资源专题培训,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编发市属国企盘活存量工作简报,挖掘国资系统盘活典型案例。

二、坚持分类施策,积极探索创新资产盘活的有效路径

一是以城市更新为重点盘活土地、房产。坚持“善建善营”“内容为王”,把城市更新项目作为盘活土地房产资源的突破口,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强化产业招商、纳入经营业绩考核、实施项目化管理等综合举措,推动土地房产加快盘活。城投集团金钟河大街、西站南、耀华红桥等5个城更项目加快推进,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纳入住建部首批城中村改造项目计划。泰达控股一机床项目10余个老旧小区开工建设,天拖项目住宅开盘销售。轨道集团津龙湾TOD文化广场建成运营,河西区先达地块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基本完成。

二是以产业集聚为导向盘活存量楼宇。围绕区域规划加大外引内育力度,把盘活改造存量楼宇、建设“商业楼”“产业楼”打造成为招商引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津投资本吉利大厦改造提升后重新开业,形成集潮流、美食、社交、艺术等融合的全新消费体验场景。

三是以制造业企业为重点盘活提升低效产能。瞄准制造类产业集团及功能类企业制造业板块,推动企业一业一账摸清企业投产、达产情况以及设备、生产线和资质等利用情况,通过产能备份、改造升级、代工代建、租售并举等方式,最大限度释放低效闲置产能的潜在价值。渤轻集团提升改造原飞鸽三零件厂老厂房打造集产业链供应链、研发设计、骑行文化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成功引入年产7万吨全自动耐磨钢球生产线盘活实发新源地块。水务集团依托凌庄水厂闲置厂房,高标准建成津淼净水公司,打造高品质生活饮用水基地。

四是以多元化金融手段为依托盘活资产。渤海银行结合天津经开区博时津开科工产业园项目融资需求,成功发行天津市内首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为天津市走通“资产资本化”盘活路径提供重要经验借鉴。市国资委会同市知识产权局、市教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委、市金融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贸促会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天津市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工作举措>的通知》(津知发运字〔202435号),结合天津市实际,围绕天津市重点产业,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专项行动,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拓宽质押物范围,加强知识产权融资信贷支持,促进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专利创造和运用。

五是以专项行动为抓手盘活“老字号”品牌。深入实施国企“老字号”振兴专项行动,组织推动“老字号”企业“一品一策”制定实施高质量发展方案,创新产品研发和品牌经营模式,优化生产工艺、技术和营销方式,借力“天津精品”、“天津礼物”、“天津非遗”、“天津小吃”等系列精品活动,加强跨界联名等多元化合作,积极发展首店首发经济,加快推动抵羊、王朝、飞鸽、729等重点老字号品牌焕发新活力,市管国有“老字号”企业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六是以强化产业链带动作用为目标盘活企业资质。深挖国有企业资质潜力,围绕升级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增项扩能,增强产业引领力和市场竞争力。天津港集团新开通南美东、美东、中美洲等3条直航拉美航线和呼和浩特、赤峰等班列,拓展海向陆向辐射能力,跨境陆桥运量居全国港口首位。纺织集团所属企业成功收购乳品食品监测中心和壹诺公司,形成乳品食品质量监测、科技创新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有效互补和资源共享。

三、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稳增长与化风险的良性循环

一是变“旧”为“新”,盘活“烂尾地”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新动能。借助城市更新、科技创新等政策,盘活改造国企闲置项目和前期投入难以收回的“烂尾”地块,统筹资产盘活与产业承载,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目前市属国企谋划开工了10余个城市更新项目,城投集团重启海河设计之都柳林街区项目,与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集中承载地有机融合,实施新建住宅、老旧小区改造等,新增市型产业空间,与中关村智酷等产业运营商合作,打造京津冀数字经济示范标杆,既实现了存量“止血”,又带动了产业增量,为周边居民改善居住条件。

二是化“零”为“整”,盘活“边角地”建设保障性住房。指导国企不断开拓视野、下“绣花功夫”,及时研究、用好吃透最新政策,结合实际盘活低效零散不规则用地以及楼宇,借力支持政策开发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泰达控股瞄准就业青年的迫切住房需求,因地制宜筹划了爱米斯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通过争取长期贷款和政策资金,为项目注入资本实力。项目将为1000多名新市民提供居住场所。轨道集团佟楼、医大二院等多个保障房项目也在有序推进。

三是增“信”降“险”,借力借势转股降债、盘活增效。深化国有企业与资产管理公司(AMC)的业务合作,充分借助其行业政策、金融工具、客户资源等优势,提升国有企业资产流动性、挖掘潜在价值,通过市场化方式降低企业债务风险。城投集团与中信金融资产公司加强金融业务创新,通过债转股盘活万欣城房地产开发项目。

四是求“同”存“异”,注重模式创新实现合作共赢。国有企业注重与其他主体协同协作,在土地、资金、技术、人才、市场渠道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与合作伙伴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利益捆绑机制,放大资产盘活的整体效益。津融集团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年老字号的劝业场资产进行先收购后盘活,全球化选聘运营方案与运营商,与行业头部运营商北京睿意德建立“委托运营+收益分成”模式,助力劝业场盘活焕新。

四、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市国资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的工作部署,积极会同市发改委、市规划资源局、市文旅局、市工信局、市知识产权局、市科技局、市金融监管局、市证监局、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等部门指导国有企业盘“存”求“增”,着力提升国资国企“三新”“三量”工作质效。

一是强化数据赋能国企盘活。加强国企数据资产人才培养,面向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链、重点企业,通过多元化渠道广泛宣传数据资产盘活典型案例,探索打通数据资产金融融资渠道,打造国企数据资产全链条生态,经常性组织精准化对接、差异化推广,提高国资国企对数据资产盘活的重视程度,唤醒盘活国企数据资产。

二是强化科技赋能国企盘活。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国企技术中心、研发机构等科技资源对外开放共享,建设智能楼宇、智慧园区,为引入企业提供优质科技服务和技术设备支持,着力打造入驻企业的科技“孵化器”。推动国企充分发挥资源和产业的双重优势,打造、开放、对接各类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融合的应用场景,为引入企业的创新创造落地实施匹配“受众”、提供“舞台”,提高产业化、产品化服务能力和资产资源吸引力。

三是强化金融赋能国企盘活。充分发挥资产盘活和新质生产力引导两个“百亿规模”基金作用,助力国企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市属银行、信托、证券类国有金融企业积极支持国企各类资产盘活项目,加大产品服务优化力度,推进国企AIC试点落地,结合市场需求推出有针对性的创新型金融产品,以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国有企业盘活资产资源。加强与市发改委、市证监局等市级相关部门的互动衔接,支持我市符合条件的国企发行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各类交易所市场产品,拓宽融资渠道。

非常感谢您对天津国有资产盘活工作的关心关注,欢迎您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