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国资监管>国资动态> 详细内容
渤化集团这一案例获评天津市2025年历史文化资源盘活利用典型案例
文章来源: 天津国资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06-18 17:25

2025年6月,渤化永利化工公司申报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旧址盘活案例”,成功入选天津市文物博物馆学会公布的2025年度历史文化资源盘活利用典型案例名单。

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是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爱国实业家范旭东等于1922年创办的、我国第一家私立化工科研机构,为打破西方技术垄断,实现民族化学工业自立自强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旧址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解放路138号,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为大力弘扬近现代民族工业实业报国精神,推动文物活化利用,针对旧址本体存在的屋顶漏雨、木构件开裂、内墙潮碱等病害,在滨海新区文保部门指导下,渤海化工集团、渤化永利化工公司推进本体修缮工程,于2024年10月完成布展并对外开放。
修缮后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旧址以“工业先导 功在中华——范旭东的光辉人生”为主题,生动展示了20世纪初叶,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范旭东率领李烛尘、侯德榜、陈调甫、孙学悟等民族化学工业先驱,秉持“为救国家危亡而办实业”的赤子情怀,艰苦卓绝、鞠躬尽瘁,打造闻名海内外的化工生产科研集团——“永久黄”团体,打破多项国外“卡脖子”技术制约,开创我国纯碱、化肥工业及微生物学研究先河,矢志为民族化学工业自立图强、创新超越奋斗的光辉历程,已成为弘扬爱国主义和科学家、企业家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展览自免费对社会开放以来,接待参观者万余人,提供专业志愿讲解服务200余场,在赓续历史文脉、传承实业报国与科学创新精神中发挥显著作用。下一步,渤化永利化工公司将持续征集文物、优化展陈、提升周边环境,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推动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旧址从静态的历史遗产向可感知、可参与的鲜活文化空间转型,让以爱国报国强国为主题的天津工商“文化基因”绵延传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