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国资监管>国资动态> 详细内容
“小股东”体现“大作为”——天津国资为全市稳外资扩外资注入新力量
文章来源: 津云 发布时间:2025-10-20 17:37
滨海新区奥的斯电梯泰达基地内,机械臂挥舞,AGV(自动导引车)穿梭。这里是《财富》美国500强企业奥的斯电梯的全球最大制造基地和高速电梯的唯一产地,这里向全球供应着80%的奥的斯电梯主机,年生产能力可达15万台。
“这个生产基地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每年都会投入资金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因为智能化程度提高,产能是刚建成时的7倍。”奥的斯电梯泰达基地大项目部负责人蒋楠带领记者在现代化车间里一边参观,一边介绍,“2024年奥的斯获评天津市智能工厂,泰达制造基地实现了70%的生产自动化率,80%设备及生产线联网,100%的关键质量特性在线监控;2025年获评国家级智能工厂,实现100%的全价值链质量监控及预警,100%的能源及安全数字化管控。”
奥的斯的繁荣发展,是我市中外合资企业扎根天津,在天津这片投资沃土拔节生长的一个缩影。市国资委经济合作处处长徐晓辉介绍,目前,全市国资国企参与投资的中外合资企业共有95家,注册资本总计超过560亿元,丰田、住友、京瓷、大冢、雅马哈、LG、西门子、马士基、威立雅、壳牌、普睿司曼等世界500强知名品牌、知名企业、知名跨国公司都牵手天津国资国企在天津驻足。
“近年来,市国资委在推动市属国企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参股企业管理机制,特别是对系统内的中外合资企业,我们将原来的单纯股权管理和收益管理模式,转换为积极服务战略协同的共赢模式,市国资委和国企股东从‘后台’走向‘前台’,帮助中外合资企业对接政策、拓展资源、破解难题,在国际经贸格局剧烈变化的当下,通过暖心贴心热诚服务营造出良好营商环境,坚定外方伙伴在华投资信心,促进增量项目和投资落位天津,让国资‘小股东’在全市稳外贸稳外资中展现‘大作为’,成为全市国资国企践行‘勇争先、善作为、多贡献’的生动实践。”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勇介绍说。

理念之变:从“股权管理”到“双向奔赴”共赢未来

“过去,国资国企对中外合资企业主要是加强股权管理、落实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当好国有资本‘看家人’的角色。近年,外资企业对本土化经营的需求日益迫切,在对接内资资源、开拓国内市场等方面的诉求愈发清晰。恰逢当前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扩大对外开放协同推进的关键阶段,我们以‘主动服务、精准对接’为导向,为企业搭建对接平台、定制化解读政策、快速响应外资诉求等务实举措,增强了外资与国有资本协同效应,为全市稳外资、促发展注入了国资动能,实现了‘外资发展、国资增值、地方受益’的多方共赢。”徐晓辉介绍。
合作理念的扭转,在百利装备集团表现为将合资企业发展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我们在公司章程中增加国有股东对重大投资、重要资产处置、关联交易等事项进行审计的权利,促成丰津汽车、爱信车身等多家企业在章程中加入‘党组织’章节,凝聚党建力量助推企业发展。”百利装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杰军对记者说。
自改革开放以来,百利装备集团先后与奥的斯、西门子、丰田汽车、爱信、住友、电装等一批外资伙伴组建合资企业,累计从合资企业获得分红超过80亿元。2023年集团新班子成立,对支持合资企业发展提出“视野、信任、团队、合作”八字方针,同时把合资企业发展写入集团建设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实施方案和集团“十四五”“十五五”规划方案当中。
郭维是百利装备集团派驻奥的斯电梯的国资方代表,现任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他告诉记者,经营理念的转变体现在奥的斯电梯身上,就是有越来越多的市场机会和合作空间是来自于市国资委、百利装备集团搭建的业务对接平台。“市国资委和百利装备集团协助奥的斯搭建推介交流平台拓展市场,发展电梯全生命周期服务。我们与国资委监管企业进行业务交流,积极融入供应链体系建设;深度参与天津轨道交通建设,为地铁7号线以及正在建设的Z4线、8号线、B1线和Z2线等提供的设备总数超过2600台。”郭维表示,“过去一年,我们集团吴杰军董事长与奥的斯全球总裁朱蒂女士3次会面,与奥的斯中国区总裁罗小莉10余次会谈,双方工作团队实现了每周交流沟通。”
经营理念的扭转,在中环信息产业集团,则表现为对合资企业公司治理进行制度上的规范。“我们除了对三星、雅马哈、费加罗等8家合资企业都派驻国有股权代表任职,全面参与合资企业的党组织、工会、生产、安全等工作外,还与合资方多轮磋商,对重大事项有一票否决权,守住国有资本的权益底线。”中环信息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食品集团为控股的壳牌华北公司量身定制了《管控清单》,清单内事项,如重大投资,派出董事需在董事会前报集团决策;清单外事项,董事则可现场决策。这份动态调整的清单,实现了管控与效率的最佳平衡。

服务之细:困难时的“战友”生活中的“朋友”

天津国资对合资企业的“服务型管理”,用渤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世新的话来说,这种服务体现为“三个角色”:事业上的“队友”、困难时的“战友”、生活中的“朋友”。
渤轻集团拥有24家合资企业,携手京瓷商贸、乐金电子、大冢饮料等外方股东在2024年创出385亿元的营业收入,创造就业岗位1.8万个。当乐金电子一批到港货物因手续问题面临滞港风险时,渤轻集团第一时间协调市商务局、海关,帮助企业快速清关,避免了巨额滞纳金,保障了生产计划;当京瓷商贸遇到棘手的税务问题时,渤轻集团协助其与税务机关沟通,整理提交证据链,最终成功减免税费450万元;在市国资委协调下,东洋油墨公司得到市生态环境局的全力支持和悉心指导,通过设备升级提升了环保评级,企业生产更加顺畅,从而坚定了外方总部在津发展的信心,将高附加值的IJ水性油墨新项目落位天津,实现了企业产品的绿色化转型;协助指导高乐高公司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帮助企业获得40万元的认定奖励及相关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事业上的“队友”的服务,还体现在前瞻性的产业引导上。渤轻集团通过与日本大冢公司互访,共商共研,决定投资3亿元在经开区东区建设一条宝矿力水特无菌生产线,该项目2024年8月奠基,预计2026年实现商业化生产,新产线投用后,预计年生产能力将增加2.5倍,成为亚洲最大的年产3亿瓶宝矿力无菌生产线。
“2025年第二批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项目政策一出来,我们第一时间送政策上门,帮助乐金电子享受‘两新’政策红利,目前总投资1582万元的生产线自动化设备更新项目正在申报参与评定程序中。”张世新介绍说。
中环信息产业集团积极推介天津营商环境,增强外资投资信心,三星电机、费加罗分别与其续期30年和10年。“近5年,与我们合作的三星、雅马哈等8家外资企业累计在津追加投资46.8亿元,贡献税收近83.7亿元。”中环信息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百利装备集团持续向外资股东传递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机遇,讲清天津五大优势和“十项行动”发展机遇,讲清百利产业规划机遇,主动帮助合资企业对接相关部门解读政策,第一时间把支持扩大开放和外资企业发展的声音传递给企业。2024年,旗下合资企业津住汽车线束和昕芙旎雅分别延长合资期限20年和10年,住理工汽车部件则将合资期限变更为“长期”。
奥的斯自1984年12月落户天津以来,由最初的1家合资公司发展为拥有5家工厂、2个研发中心及全国700多家分公司、服务站的行业头部企业。“我们在天津的40多年时间里,不仅感受到了合作伙伴的支持,也越来越体会到天津营商环境的日趋完善。在2024年,我们申报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仅用13天时间就获批。”中国区新梯和现代化更新高级副总裁陈慷对记者说。
“就是因为有合作伙伴的支持,奥的斯才敢于直面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及市场竞争压力,于2023年投资5000万元在天津成立北方研发中心,致力于新材料技术工艺转化、大载重高速曳引机技术开发,最新一代Gen360智能电梯已经在去年成功投入市场,纽约帝国大厦更新的电梯曳引机就是来自天津制造;才敢于在2024年谋划三年倍增计划,在今年与百利装备集团合资成立新公司,深耕电梯更新改造市场,深度参与天津城市更新建设。我们的目标是要在天津打造全球标杆制造基地,把泰达基地打造为奥的斯全球名片。”陈慷信心满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