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办实事 国资国企在行动”专栏(3)
写好“民生答卷”
不断增强广大乘客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轨道交通集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为群众办实事、深入推动中心工作、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结合起来,用心用情用力写好天津轨道交通的“民生答卷”。
学史力行加大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力度。集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重要论述,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成为市民服务的强大动力,在为群众办实事中践行初心使命。一是多措并举畅通出行、便捷乘客。4月20日起缩短地铁高峰时段最小行车间隔至3.5分钟,方便乘客高峰期出行;地铁9号线开通首末班直达车,助力“津城”“滨城”快速通达;推动实现“天津地铁”“北京亿通行”地铁APP兼容互用,以“京津通达”助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加强与机场合作,提升导引系统,显著位置张贴引导图,便于乘客换乘;推出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联程优惠政策,构建一体化城市交通,向实现“双碳”目标迈进。二是压责提级应对汛情、保障安全。面对今年汛情的严峻形势,坚持“人民至上、安全至上”,全面提升应对等级,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工作机制,明确“降、限、关、停”标准,全线网配备3000余把爱心伞、近十万个伞套供乘客借用,组建71支共2914人的防汛抢险救援队伍,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三是“尽我所能”贴心服务、满足需求。中小学开学之际设立学生优先通道,开设“一堂地铁课”,推出新学期“出行锦囊”,全方位服务学生群体。为老年人、障碍人士等提供“一站式”“老年人自助购票专区”“电话预约”等便民服务,让特殊乘客群体收获温暖。通过“同车不同温”设置实现列车“两端舒适、中间清凉”,满足乘客不同需求。编印《地铁生活圈》主题图册“乘地铁游天津·博物馆篇”“乐享津城·夜市篇”,标注地铁周边40家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和优质餐饮娱乐休闲打卡地,为市民乐享生活提供引导。
努力把群众对美好出行的向往落到实处。坚持把满足群众的美好出行需求与开篇谋局实现“十四五”开门红相结合,织密轨道交通网,提升智能化服务,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舒适。一是提速轨道交通建设。科学统筹,加快在建项目施工进度,达成地铁6号线二期、4号线南段分别于8月24日、8月25日进入空载试运行期的节点目标,力争年底前同步开通初期运营,有效缓解海河教育园、咸水沽镇、津滨大道的交通压力,助推津南区商圈、津城中央活力区等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优化智慧轨道设计。制订《天津智慧城轨顶层设计及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打造6个智慧示范车站。6号线二期渌水道站设置智慧安检、客流监测与预警、应急事件联动、站内光感智能调节等18项功能,4号线南段金街站推进智慧建设,预知车厢温度和拥挤程度,实现购票支付、查询信息、安检更方便更快捷,大力提升乘客舒适出行体验。三是提前布局新线建设。着眼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着力构建“3456”战略体系,力争“十四五”末实现全市运营里程达550公里以上,基本形成京津雄半小时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2小时交通圈,提升市民出行便捷度;会同武清区、宁河区加快推进市郊铁路通武廊、宁河线项目线路方案、投融资模式等前期工作研究,织好京津冀轨道交通网;集团参与投资的京滨铁路、南港港铁物流专用线分别于8月16日、8月18日达成阶段性目标,为打赢“公转铁”蓝天保卫战、打通港区铁运“最后一公里”贡献轨道交通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