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以下简称"轨道交通集团")所属天津津轨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轨道交通集团“三量”工作各项任务,凝心聚力发挥国有企业政治优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全市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上来,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将党的建设贯穿到资源经营的全过程,不断增强全员市场意识、规矩意识、盈利意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大力量“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努力打造“地铁+经济”新模式,不断提升天津轨道交通造血机能。
一、精准发力盘活存量资产,打造“地铁+土地房产”经济
一是发挥轨道优势,倾力打造“民心工程”。认真落实民心停车场建设任务,大力增建城市停车泊位,利用轨道交通站外边角地块建设完善智慧停车场10处,提供车位1100个。陆续在北站、金街、津塘路等9处停车场建设260个充电桩及洗车、维修、自助售卖等业态,进一步提升商业增值服务。

二是大力实施周边土地综合开发,打造地块经济新模式。在地铁5号线幸福公园站B口地块,打造餐饮与娱乐于一体的商业街区;在幸福公园站D口地块,还原“赶大集”场景;在地铁6号线一中心医院站地块打造“游乐”公园场景,设有超级大蹦床、彩虹滑道等20项游乐项目,自营业以来,3处项目累计接待市民约40万人次,创造就业岗位330多个,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是多措并举开展招商,成功盘活市民文化广场项目。在与经开区投促办的深度合作下,先后对接40余家企业,逐一走访推广项目,吸引多家客户踏勘调研现场;在产权交易中心的全程指导下,实现了“当天上会、当天挂牌”,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公开招商工作,最终确定了合作方,顺利盘活了闲置长达11年、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商业项目,是今年我市国资体系内盘活的单体最大房产。

四是全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激发闲置资产新活力。解决了9号线中山门换乘楼项目长达近20年的遗留问题。通过协调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自上而下形成联动取得批复文件,完成项目地块军用土地注销工作。经多方努力,反复协调市规划资源局。2023年12月底,最终取得了项目不动产权证,并取得了天津市首例跨越建筑空间使用权确权,为下一步招商盘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完成天津站夹层商业招商盘活。积极搜寻市场商机,先后与20余家意向方沟通对接,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盘活千余平米夹层商业。

二、深挖细掘线网资源价值,打造“地铁+商业广告”经济
一是积极尝试新业态,提升车站商业服务氛围。围绕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及年轻人消费需求,引入一批潮品店、特色小店、网红店;在各地铁线路引进水机、福利彩票机、鲜花机等,建成便民服务点位100余个。截至目前,超额完成便民服务点位投放,累计500余个,包括1间福彩主题店、4间特色零食店和500个自助服务点位。

二是大力推动“地铁e站”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第三方合作公司经营优势,主动迎合市民对餐品种类及口味的需求,引入肯德基、麦当劳、九磨煎饼等品牌,积极丰富经营业态,截至目前,已完成110余个点位落车。

三是全力整合经营广告媒体资源。通过全线网媒体资源整合,对传统平面媒体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策略,推动媒体规模化经营,顺利实现福彩中心、职业技能大赛等签约发布。合理利用地铁出入口空间资源,完成10号线站外咨讯牌的安装,实现了在手站外咨询媒体的全覆盖,打造立体化经营格局。

三、构建特色化楼宇生态,打造“地铁+航运楼宇”经营
一是高标准定位谋划,打造专业化特色楼宇。加快推进我市“一基地三区”建设,瞄准“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城市定位,结合我市“十项行动”战略部署,高标准谋划建设国际航运大厦,着力增强航运聚集效应和服务支持作用,服务区域航运企业发展。

二是坚持聚链强群,构建楼宇经济新生态。推动楼宇由“租赁为主”向“产业集聚”转变,先后成功引入中交协航运物流分会、招商局物流、永鑫海国际货代等44家航运上下游机构,年内新增扩租续租近2万余平米。
三是精细化多元服务,努力做到“善建善用善营”。定期举办航运金融系列研讨会、“南美不难”物流航线主题座谈会等活动,促成企业间业务合作、相互赋能,发挥轨道交通集团“海铁联运”优势,为楼宇内航运物流企业提供南港铁路货运线资源,为大宗货物实现“公转铁、公转水”运输结构调整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坚持政企协同,打造航运服务新平台。与河西区政府、天津海关、天津海事法院、天津港集团、中国银行天津分行等6家单位达成战略合作,设立了国际航运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国际航运大厦”特色品牌价值增值,成功荣膺 “全国特色楼宇30强”。

四、发挥线上线下场景优势,打造“地铁+智慧平台”经济
一是搭建全新智慧生活服务平台。完成支付系统搭建,实现线上线下统一收银、统一分账功能;串联地铁e站项目,实现“网订店提”新模式。通过智慧平台搭建将各独立业态聚合,实现了各场景串联、积分互通、权益共享。
二是持续增强地铁APP流量变现能力。与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上海银行等7家银行合作推出1分钱乘地铁、折扣乘车等惠民补贴活动,为乘客提供更为便利的出行和生活服务。
三是私域流量业务取得新突破。举办线上活动近100场,累计服务用户超50万人次;开展一对一私域营销活动,“天津地铁微服务”微信公众号粉丝突破35万。通过不懈努力,天津地铁APP不断优化使用功能,实名注册用户突破1200万,月活用户突破330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