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
扣好青少年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
市国资系统各单位所属职业院校注重抓青少年这一群体,坚持立德树人,把握青少年特点,贴近青少年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系列实践活动,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引导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百利集团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学形式
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堂、融入校园环境,引导青年学子从党史中明晰人生方向、汲取奋斗力量,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之中。
重温光辉历程,思政课堂学党史。组织师生将党史学习与思政学习相结合,挖掘经典党史故事,以鲜活的话剧方式进行演绎,并推送参加天津市大学生思政情景剧大赛,最大化发挥思政育人功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学生扮演的曹火星正义凛然地站在舞台上时,把现场观众拉回1943年的晋察冀边区,通过思政课情景剧,让广大师生身临其境,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深入了解党带领人民群众追求民主、向往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揭示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一深刻道理。
口述红色故事,百场宣讲思党史。以“百首红歌、百场宣讲”为载体平台,将红色歌曲和党史故事传递到校广播台和学生每日必经之路上,让学生在校园中“行走可闻,驻足可观”,时刻思索党的光辉历程。“当母亲进来后,发现他把墨汁当成糖水,吃了满嘴的墨。这个人就是陈望道。”学校新时代索源宣讲团的学生讲完这场党史故事,离“建党百年,讲百场故事”又近了一步。
开展文化活动,丹青书香践党史。组织广大师生书法爱好者,举办以“翰墨飘香歌盛世,丹青传神颂党恩”为主题的书法作品展,礼赞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和伟大成就,营造共庆建党百年的校园文化氛围,汇聚与传递爱党爱国精神力量。在学校图书馆设立党史学习教育专区,提供党史党建、党史人物故事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供师生阅读,设立“习近平总书记专题书架”,已上架主题鲜明、内容翔实、可读性强的图书100余册,以翰墨书香激发广大师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进一步领悟党史历程,传承红色基因。
物产集团物资贸易学校激活思政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物资贸易学校深入挖掘思政课教学资源,贴近学生实际,创新教学形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学习教育扎实推进。
丰富教学形式,聚焦党史学习。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精心筹划部署,丰富实践载体。以“在学习党史中弘扬中国精神”为主题开展“百年辉煌”党史教育课,组织师生通过讲述中国故事、表演手势舞等形式,回顾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解读中国精神迸发的磅礴伟力,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穿透力。组织开展“百年百事微课堂,百生百讲大思政”活动,百名学生搜集、讲述党史故事,分别围绕红船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抗疫精神录制视频,让红色精神瑰宝代代相传。开展“课程思政”公开课集中展示,以手抄报、辩论赛、红歌演唱、情景剧表演等方式激活课堂教学,推广体验式教学,切实让课程思政发挥形式新、互动强、入脑深的效果。
讲好思政课程,传承红色基因。组织思政课教师参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指导方案》、参加职业学校党史课展示和“诵读红色经典故事”比赛、“党史专题课程思政”公开课申报等活动,提高教师队伍开展思政课的自觉性和创新性。积极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分别与红星职专和经贸学校开展思政课共建,通过互聘结对子开展集体备课、公开课交流等活动,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与城建大学共建组织中国精神专题研究和课程展示,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国精神提供载体支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开展党史宣讲,增强教育效果。组织青年思政教师、青年党员骨干和学生干部成立青年党史宣讲团,以故事讲述、舞蹈表演、红歌演唱等形式在校内外开展党史宣讲。在全校学生范围内开展学生讲党史故事和“写给2035年的我”寄语征集推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红色诗词晨读、唱红色歌曲活动,引导学生坚定职业理想,激发信仰力量,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开启新征程。